螨虫,为什么这么难防治?
红蜘蛛,是农民朋友常见和常说的一种螨虫,它的学名叫“朱砂叶螨”,常见于柑橘、花卉等作物,但是螨虫还包括二斑叶螨、茶黄螨、瘿螨等。
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很多都会遭受到螨虫的危害。遭受螨虫危害的植株会有很多不良影响,例如生长迟缓、果实腐烂等。如果种植者缺乏对螨虫的重视,不能及时或者采用科学的方法防治螨虫,反而容易加剧虫害,造不小的经济损失。
由于螨虫的种类不同,对作物危害的症状也是有所差别的。常见的红蜘蛛和二斑叶螨,它们对叶片和果实造成的危害相对类似,多在作物叶片背面和花蕾处,吸食汁液,常导致叶片褪绿变黄、枯焦落叶,不仅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也降低了果实的品质、品相。

再比如危害辣椒的茶黄螨,成螨和幼螨多聚集在辣椒幼嫩的新叶叶背、嫩茎、花蕾、幼果等部位刺吸汁液,致使植株受害。受害叶片背面呈灰褐色并有油浸状光泽,叶缘向背面卷曲,形成下扣斗,花蕾和幼果受害则不开花或开畸形花,重者不能坐果,跟病毒病很类似。
综合来讲,螨虫的防治还是会出现一些的困难。一是螨虫形态比较多,包括卵、幼螨、若螨、成螨四种形态,这就需要市面的药剂既能做到杀成螨,又能灭虫卵;二是螨虫的抗药性和隐蔽性比较强,如果只采用了常规用药方式难以达到百分百的防治效果。
所以,农民朋友在使用化学防治螨虫时,要做到综合搭配药剂,虫卵兼治,同时合理选用使用市面上的增效助剂,比如小编在实验中用过的广州西克化工Agriwet605等产品,能够充分润湿、铺展到作物表面,提升杀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