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客服<

俄乌冲突对世界粮食供应的影响

浏览: 作者: 来源: 时间:2022-06-24 分类:行业资讯

俄乌冲突对世界粮食供应的影响


俄乌冲突已经超过120天了,作为冲突的双方,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此次冲突对全球粮食安全有着重大影响。

俄罗斯和乌克兰均为全球重要的粮食生产和出口大国,冲突不仅导致两国的粮食供应政策受限,粮食生产、运输和流通等环节也受阻,加上多国陆续宣布禁止粮食出口,全球粮食供应短缺问题更为严峻,推动全球粮食价格不断上扬。

据新华社消息,在乌克兰粮食出口受阻三个月后,俄罗斯做出了让步,预备开放海上人道主义通道,以便乌克兰粮食外运,条件是西方国家解除对俄罗斯的部分制裁。就在俄罗斯释放信号当天,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小麦期货价格有小幅下跌。

俄乌冲突是导致粮食安全问题进一步凸显的催化剂。乌克兰、俄罗斯是当今世界谷物、菜籽油等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国。俄乌冲突及相关制裁对粮食和食品生产、运输、加工、销售等环节产生了系统性影响,导致本就受新冠疫情、经济下行等压力的全球粮食和食品市场进一步承压,问题更加突出。

在生产环节,乌克兰春耕面积减少约30%;在运输环节,俄罗斯粮食出口运力因欧美官方制裁和企业抵制而大打折扣,乌克兰粮食出口运力因黑海运输受阻而大幅下降;在粮食和食品加工、销售环节,能源价格上涨进一步推高生产成本。

俄乌冲突对全球粮食市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已经逐渐显现。全球粮食供应减少,粮食价格持续走高,多国纷纷打响“粮食保卫战”。

一些欧洲国家已经出现囤粮、囤面粉等恐慌性囤积行为,意大利、西班牙为此出台限购政策。作为全球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印度尼西亚收紧了对棕榈油的出口限制。此外,包括阿根廷、土耳其、保加利亚在内的多个粮油出口国也开始实施出口管制。

在这场“粮食保卫战”中,北非、中东等严重依赖从俄罗斯和乌克兰进口粮食的地区则面临更为艰难的局面。

就中国自身来讲,会受到国际局势影响,但影响也许并不大。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会长、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张红宇在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表示,虽然近期中国国内小麦、大豆、玉米等价格也有所上涨,但「中国的粮食生产稳定,供给充裕,能满足消费。可以说,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完全是靠自己解决的,“口粮绝对安全”有足够底气。2021年,中国粮食收获6.83亿吨,同比增长2%,而伴随人口增长的粮食绝对需求已大大减弱。

全球粮食危机下,我们可以说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但俄罗斯的信号仍然不失为一个转机,毕竟,粮食危机之下,贫困国家受冲击最大,出于人道主义思想,国际粮价和全球粮食供应,都需要进入正常轨道。